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11月25日1版《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 江苏省消保委提起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星巴克今年5月13日,假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索判令涉案食品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向消费者赔礼道歉,赔万判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2172万元。元追
2018年2月,踪巨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接举报称市场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额赔经查确为假冒产品。偿性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该案属于假冒商标的消费“涉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清晰且已固定,公益涉案金额巨大,诉讼侵权现象严重,案宣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星巴克请求法院判决该公司售假行为构成欺诈,假冒主张涉案金额三倍的被索惩罚性赔偿。当年10月26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甄某某、实际控制人陈某某等明知购买的咖啡系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仍以公司名义对外销售,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咖啡流入全国18个省份的消费市场,涉案销售金额达724万余元。2019年12月6日,涉案公司及甄某某、陈某某等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判以刑事处罚,其中涉案公司被处以罚金320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公司直接销售对象较多,销售金额高达724万余元,假冒“星巴克”商标咖啡已经流入全国消费市场,消费人数具有众多不特定性。涉案公司明知对外销售的咖啡假冒“星巴克”商标,却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进行欺诈销售,违反了相应义务,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涉案公司应该通过公开赔礼道歉,以示真诚悔过,同时以警示其他经营者,构建诚信经营环境。江苏消保委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行为并请求涉案公司在全国发行的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另据悉,对于有明确赔偿金的公益诉讼判决生效后,对不特定的消费者如何履行兑现赔偿的相关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责任编辑:50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6月21日,北京熠昕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的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7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张秀 记者 顾艳伟)“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从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线,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仅用时3天,又一次刷新了“中国神车”的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占文军 记者 朱海)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署,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启动地方标准制定快速程序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近期,直播带货问题舆情频发,出现了头部主播“互掐”、网红账号被封等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更引发了公众对直播带货行业合规经营的讨论。在上好网红主播合规“第一课”的同时, ...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 冯铁飞)为全力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有效遏制疫情发生和扩散,2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市零售药店暂停销售发烧咳嗽药品的通告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 万晓东)近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疫情防控暗访督查组对和平区、河东区部分商场、超市、菜市场落实卫生防护指南要求进行了明察暗访,并将发现的第一批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据了解,和平区建和菜 ...